高考地理复习方略:地球运动1/3高考地理复习方略:地球运动一、选择题1.如果用a线表示晨线,b线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A.B.C.D.2.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A.AB.BC.CD.D2016年12月21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起一根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下图为“竿端投影变化图(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21.5°N,130°E)B.(40°N,110°E)C.(21.5°N,110°E)D.(40°N,70°E)4.这一天,该地同学观测日出、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A.正东方,正西方B.东北方,西北方C.东南方,西南方D.东北方,西南方5.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高考地理复习方略:地球运动2/3读“北极上空俯视的局部地图”,阴影部分表示夜,空白部分表示昼,判断下列问题。6.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135°EB.146.25°WC.146.25°ED.123.75°E7.图中,甲地的地方时是A.18时B.20时15分C.17时45分D.6时二、综合题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示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4)分别计算甲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5)此时,由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参考答案1.B【解析】在日照图中,对着太阳光的一侧为昼,背向太阳光的一侧为夜。A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极点图,逆时针自转,根据晨昏线概念可以判断,a线表示昏线,b线表示晨线,选项A错。B图是南极点图,顺时针自转,同理判断出a线表示晨线,b线表示昏线,选项B对。C、D是侧视图,根据定义可判断b线表示晨线,a线表示昏线,选项C、D错。2.B【解析】试题分析:处于黄昏,也就是在昏线附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白天到晚上越过的为昏线,ACD为晨线,B项为昏线3.C4.C【解析】试题分析:3.图中竿影变化轨迹与圆圈相切处为最短影长,也就是当日当地太阳最高的时刻(12:00),高考地理复习方略:地球运动3/3此时北京时间12:40,相差40分钟即相差经度10度,当地正午时刻较北京时间迟,位于东八区西边,按照东加西减,故当地经度为110°E;当地正午时刻的竿影长与竿长相等即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度,当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同一天,两地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原理,可计算出当地的纬度90°-45°-23.5°=21.5°,C正确。4.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5.B【解析】试题分析:示意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则其自转方向逆时针自西向东;以此可判断靠近甲一侧的晨昏线是晨线,远离甲一侧的是昏线,此图是全球昼夜平分图,即6:00日出,甲的时间应是9:00。选B正确。6.C7.B【解析】试题分析:6.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因图中半球为北半球,所以其经度是146.25°E,所以C正确。7.因146.25°E的地方时是12时,图中甲地的经度是90°W,所以其地方时是20时15分,所以B正确。8.(1)画图略。晨线。(2)线速度:乙>甲=丙>丁。角速度:甲=乙=丙=丁。(3)自西向东。(4)4点;10点;6点。(5)60°W180°【解析】(1)在北极点附近,围绕北极点画逆时针箭头。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变化判断晨昏线。(2)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判断大小,甲丙两地纬度相同,线速度相等,乙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四地角速度相同。(3)甲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河流南岸为右岸,所以可以判断该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流。(4)结合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乙地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正值日出。(5)全球由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为两个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