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管理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多,汽车拥有量也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汽车交通事故也在逐年上升。据2004年公安部通报的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7753起,造成99217人死亡,45181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7亿元。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头号杀手.给遇难人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国家和个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人关心的重大问题。那么.是不是车多、路多.交通事故也一定要多呢7笔者认为不完全是这样,这里很多因素与公路建设、管理等方面有直接关系。道路通车里程的增加赶不上汽车拥有量的增长。目前无论国产汽车还是进口汽车,其数量均在逐年增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进入家庭成为新的增长点。而道路建设则不然,除高速公路和一般收费路部分引入外资外.道路建设基本上还是靠国家投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建设,新的通车里程在不断增多.但仍然赶不上需要.最基本的指标——公路密度,与其他中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很低,所以造成交通拥挤、客车超员、货车超载等问题。这种问题又加速了道路的早期破坏.使道路达不到正常使用年限,从而增加了国家用于道路的大修和建设资金,造成资金紧张。由于道路增加赶不上汽车增长.结果出现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的恶性循环。有些道路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大多数为双向四车道,现在基本都不够用了,亟待加宽改造。问题较严重的是普通、二级干线公路,从交通量看,许多已经超过规定标准.单就现有标准,一些重要指标也没能达到。如对路线交叉,规范中规定:级公路与通往市(县)级及其以上城市或其它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与通往重要工XX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公路相交时,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与直行交通量较大的公路相交叉,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第1页共4页二、三、四级公路间的交叉,直行交通量很大,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据笔者调查,绝大多数相应等级的公路都没有达到以上要求.而符合以上设立交条件的.基本上都是平交。那么平交道口又如何呢7规范规定:一级公路.仅在对通行能力影响不大的局部路段,可修建少量平面交叉.但应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设施;二级公路应尽量减少平面交叉:中央分隔带断口,一般情况下以每2公里设一处为宜。这些指标更远没达到.平交道口比比皆是,有的只隔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这一问题,不但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而且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沿线设施不健全。沿线设施.特别是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规范中规定一级公路中间带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和必要的防眩设施;桥梁与高路堤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笔者调查,这些设施在绝大多数相应路段没有设置,而且交通标志标线也相差很多,特别是些旧路。标志标线对汽车驾驶人员了解路况,安全行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健全或设置不当,其危害可想而知。这方面的问题,还与管理机制有关系。我国大多数省市的交通标志是由交通部门设计、施工,而由交警部门使用管理,所以在一些设置方案上往往出现矛盾。比如一些大型平交路口,是设交通管制还是渠化交通,往往因双方的出发点不一样而引起一件不一致,影响标志标线的正确运用,造成事故隐患。驾驶人员素质低。特别是近几年突起的私家车驾驶人员,有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有的甚至花钱买来驾驶本,驾驶技术低,对交通规则不熟悉,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不能正确处理。有的出租车司机受利益趋动,空车时在路上慢逛,寻找客源,随意停车、掉头;拉上客后超速行驶、抢道、占道时有发生。加之部分农用车也上路跑运输致使些不该有的事故发生。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不够。农民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镇居民在路边摆摊设点做买卖,时常发生占道堵车、口]题。公路建设,特别是旧路升级改扩建,由于历史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穿过一些村镇。据调查,每当条升级扩建的公路竣工通车后,在头两年内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