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监测社会化,环保新突破“近些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市陆续成立了一些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但中山之前这方面还有空缺。这次我们学会成立了实验室,有效弥补了这一空白,也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为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积极贡献力量。”采访之初,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中山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主任朱广一的一席话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山市中能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公司”)成立的意义所在。各级支持,环保监测社会化亟需发展近年来,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0余家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初步成型。一些地方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经在环评现状监测、企业自行监测、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维护等领域承担了部分监测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环境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需求的矛盾。有关环保专家表示,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监测社会化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监测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深化环境监测转型过程中,如何加强对社会监测机构的监管,以及如何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严肃性、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环境监测市场的规范性,仍是环保部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由于起步较晚,社会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未建立或不尽完善;监测技术人员对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规范掌握不系统,监测行为不规范,且人员流动性较强;部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或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和暗示,杀价竞争、违规操作,甚至伪造数据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时发生,等等。因此在2020年2月,环境保护部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推进广东省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两级意见”都是旨在健全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建立规范统一、竞争有序、诚实守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环境。可以说中能公司正是借着监测社会化工作加速推行的东风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山市当前环境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需求的矛盾。但作为企业,肯定要考虑生存发展的问题,目前中能公司的实力如何?业务量又怎样呢?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朱广一。奠定基础,签单额达到100多万据朱秘书长介绍,中能公司目前投资400多万元,资金均为自筹解决,全部来源于历年结余的经费,大部分为此前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的收入。根据业务需要,中能公司设置了检测分析部、现场部、质量控制部、综合技术部和财务部5个部门。在人员配备方面,除了技术中心原有的几名工作人员调到中能外,大部分都是重新招聘的专业人士。目前总共有员工21人,包括19名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6人。在监测能力方面,中能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水和废水,海水,空气和废气,室内空气,噪声,土壤及固体废物七大类别;能够满足企业自行委托检测、环境影响评价检测、环境质量调查(水/气/土/声)、内河涌水质检测、信访投诉检测等多方面的检测要求。在硬件配备方面,中能公司专门在园区内租下了一栋大楼中的一层,总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其中实验面积有600多平方米。购置的仪器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气象色谱、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另外还配备了多部专门针对水质、大气、噪声、生物等检测项目的仪器。正是依靠上述软、硬件条件的并驾齐驱、相得益彰,中能公司成立之后可谓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公司于2020年6月通过了专家组的资质评审,并在同年8月获得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获准了对170个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说到我们目前的业务量,我们觉得是在预料之内,但又有点稍稍超过预期。根据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要求,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要对所提供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为保证监测水平和监测质量,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