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校本资源开发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摘要:本文以金色小屋德育基地建设为例,从资源建立背景、主要做法、资源基本成效、社会反响、思考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进行生活实践体验活动的同时,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使德育资源的教育效果最大化这一问题。关键词:德育;校本教育;资源;开发;创新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2-029-2进行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丰富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文化的需要。下面以我校“金色小屋”德育校本资源建设为例对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加以阐述。一、资源建立背景在我校的办学史上出现过一位保尔·柯察金式的人物,她就是我校优秀学子——2002届毕业生金艳敏。她1992年(7岁)不幸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辗转各地求医诊治。在与病魔抗争过程中,她从不放松学习,仍坚持不懈努力完成学业,她以“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为座右铭。她以顽强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让她生命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2002年中考,以648分考上苏州中学。2002年10月进行骨髓移植,2020年3月28日病情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为了弘扬金艳敏同学“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这种对生命的态度,学校利用专门的场所建成了金艳敏同学事迹陈列馆——“金色小屋”,作为我校德育基地。二、主要做法1.作为每一届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介绍金艳敏同学生平事迹。2.充分利用金艳敏同学事迹陈列馆——金色小屋,更好地宣传和教育学生,使金艳敏同学身上的“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的顽强信念和执着追求代代传承下去,激励一代有一代的新区二中学子,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金色小屋,并要求各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进行大讨论,如何度过初中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撰写并交流参观学习体会,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交流参观后感想,强烈地触动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生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毅力。3.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金艳敏家长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5月设立了金艳敏奖学金,每学年将表彰奖励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激励更多的学生和谐健康成长。每届获得金艳敏奖学金的学生写获奖感言,并装订成册,置于金色小屋陈列橱中,供参观学生翻阅。4.校园网上专门开辟金色小屋专栏,介绍金艳敏同学的生平事迹,以及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以便加大校内外的宣传力度,使金艳敏同学的精神辐射全校、全区。三、资源基本成效1.从学生角度讲。通过一系列序列化的递进教育宣传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许多学生自觉地把金艳敏学姐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学习金艳敏对生命的热爱,对学习的执着。学生们秉承二中学子勤奋踏实、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在各种活动中,都体现了出了二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学习的态度得到了进一步的端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被社会和家长公认,我校常规管理在市区范围内得到了一致肯定。在金艳敏同学精神的鼓舞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个人,多名同学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阳光少年、“三会”先进个人、杨龙元奖励基金、光彩奖励基金;同时在近年的中考中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大批学生先后进入了苏州中学、实验中学等高中名校;共有200多人次获得了金艳敏奖学金。2.从教师角度来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多一个新的抓手和一条新的途径,一旦有学生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怕吃苦等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他(她)讲一讲金艳敏同学的事迹,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来引导教育,以此来启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斗志,有必要的话可以带领其到金色小屋进行参观,感受金艳敏身前“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的精神。3.从家长的反应角度。家长了解到我校的这一教育资源后,觉得学校非常有必要利用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好我们,更具说服力,教育效果比家长、老师空洞的讲几句要好得多。平时也会在与孩子之间多交流沟通金艳敏同学的事迹,激励自己的孩子。4.从成人与成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