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及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过程为线索、实验为基础、问题解决为基本形式、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充分体现新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终旨.设计理念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金属的化学性质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铺垫初中金属及金属材料感性认识材料提高加深基础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伏笔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我校学生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金属的共性;主要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通过金属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够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三、教学重难点及确立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的要求确定了如下重难点:金属钠是最典型的活泼金属,学好它的性质对其它活泼金属的学习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课学习所涉及的一些方法如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是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的方法教育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第二部分教材处理教参建议本节分三课时完成,我把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作为的一课时。通过钠与铝,钠与铁两组性质实验的对比,既突出本节的重点,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将教材中钠、铝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考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更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第三部分学法分析学生刚升入高中,学法还不够完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存在欠缺,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以下两方面:A、注重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注重实验教学和对科学方法的指导。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第四部分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我突破了传统元素化合物课堂中采用的结构—性质—存在—用途的一条线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选用“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并假设,再用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归纳出钠的性质。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具体教学程序如下: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第五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东汉·马踏飞燕战国青铜器厨房用品(二)复习旧知,以带新知提出问题(2)举例说明金属还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思考与交流:(1)根据教材图片与实验成果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反指出反应类型,是离子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3)结合钠镁铝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结构与金属化学性质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与酸的反应3、金属与盐的反应(三)活动探究,探索新知(实验探究一)钠与氧气的反应1、提出问题:在金属活动中钠排在镁、铝等活泼金属前,那么钠是否也具有以上的性质呢?2、猜想与假设:钠也会氧气反应3、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做实验3-1,实验3-2。4、实验现象与结论: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并填写实验报告,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解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