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学生说:“为了会算账,为了考个高分,为了不被人骗,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为了证明自己聪明,脑子够用。还有个别同学竟然说不出来是为了什么。老师说:“数学教学只要抓得紧,容易出成绩。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可以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学家说: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数学。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挖掘人们十大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演绎推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准确计算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灵活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需达到的目的也不同,他总结了五点:1.掌握数学的整个体系2.学会数学的实际应用3.数学作为思维的训练4.数学作为筛选的工具5.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农村孩子的数学学习现状是怎样的呢?一、学生方面学生的真心话是数学太难了。学了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反而迟钝了。有时候感觉自己连街道上卖菜的老大爷都不如,离了计算器,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思维,不知道怎么算,真不明白,在那些曲曲直直的线里纠缠里那么久,和x、y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竟然没有学会,如果深刻反省,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总之,感觉自己学的数学知识有用的太少,脱离了学校才感觉人生是那么的简单,再也不用为sin、cos纠结了,没有了心理负担,才发觉自己真得很无知,要学得太多了。事实就是如此,也许学生在学校时整日埋头在数学里,很大一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用它来干什么,只是被动的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思想上根本不重视,缺乏最基本的学习动力,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没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数学的学习与提高就无从谈起。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感觉数学枯燥乏味,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二、老师方面老师的真心话是数学太难教了。一个题反来复去的问,一个数反来复去的算,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计算中没有了反应。当我们以成人的思维去考学生时,无形中就强加了我们的思维,然而却又不得不这样做,不然我们又怎能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我有时候思考:如果自己不是投入到教书这个职业中,那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到底能用多少,这也是我教书以后才思考的问题,上学里根本没考虑过,只是一味地苦学。同时我也发觉自己的思维在课本上还比较活跃,一涉及到实际问题就要差很多。为什么在自己做学生里没有人给我讲,如今我也只能为完成教学质量的任务而认真教改书,以求学生们能有所领悟。随着有效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老师的问题逐渐明显起来。具体表现在:1.教学中普遍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效率不高。在新程标准中明确提到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的教学中,被大多数教师忽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活动计划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