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认真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少年讨论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假如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养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专家讨论表明,3-12 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 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育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育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育,这恐怕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 如何培育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孩子小时是培育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的情况下,通过奖励和惩处(注意:绝不是体罚,“惩处”孩子是一门艺术!)反复几次,一个好的习惯就可形成了。 二、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别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临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