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育孩子的好习惯(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育孩子的好习惯可能因为我教书当班主任时间长,所以在平常,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常常会这么说: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育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礼仪、游戏中学习),小学阶段主要培育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主要抓好孩子的学习方法。假如做到了这几点,孩子的成长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孩子长大后老师、家长都省心。教育家叶圣陶说: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下面,我主要从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育孩子好习惯的角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教训。我先从关注孩子的四个角度讲。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为什么首当其冲讲这一点?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孩子来说,怎样把话听明白,说清楚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与孩子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的方式,给孩子树个好榜样.一年级我们迫切要培育的是孩子的倾听能力,不会听的孩子学习也不会好。一些家长又会想,课堂上的事,我们怎么管得了。其实不然。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我们是有办法了解的.最直接的了解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一种就是常常问孩子,今日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假如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哪一课,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这里,我还想温馨提醒一些家长,不要让我们的教育流于形式。例如,每天把孩子送到校门口,都嘱咐一句:”上课仔细听讲!”孩子也都响亮地答一句:”知道了!”至于孩子到底有没有仔细听讲,他就再也不过问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当耳旁风。认为你只是说说而已。倾听的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去培育,家长在家里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讲故事,读读新闻,让孩子渐渐学会去倾听。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实践证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假如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孩子,除了老师要特别关注,我们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