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讨论 摘要:通过对南充市 1246 名初中生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学习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有 146 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学习习惯一般及以下的 454 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的 6839%;仅有%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好;2、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从平均数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分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改善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现状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学习习惯 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更为子女当前及将来的教育积攒费用,越来越多的农村及城市剩余劳动力离开自己的家乡,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由此,也催生了一个特别的社会群体一“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跟随父/母到打施工场地接受教育,而留在了户口所在地。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学习、品行、心理等几个大的方面,对学习的讨论又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学习信心与学习动力等几个方面,忽视了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讨论。鉴于学习习惯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从学习习惯这一角度出发,来深化讨论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长时期里逐渐养成和保持着的一种较为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那么,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现状如何?是否会因为家庭结构不健全而受到影响呢?本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他们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对“留守儿童”及其任课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学习习惯的成因,以此为依据,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改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状况时提出建议。 一、讨论对象与讨论方法 1.讨论对象 本讨论的对象选自四川省南充市“留守儿童”较多的三所中学。在所选中学的初一至初三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 1246 名初中生作为讨论对象,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测试。其中既包括“留守儿童”,又包括非“留守儿童”。 当场发放问卷 1246 份,收回 1244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