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一单元概述:戏剧1.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2.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4.戏剧分类:(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5.关汉卿,号一斋,老年又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活于1210左右--1300左右年间),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所作杂剧60多种,今存14种。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其他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西蜀梦》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元杂剧的体裁特点: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之外可以加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元杂剧的角色: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6.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第1课窦娥冤(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等,其中《》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他是我国戏剧的,作品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2)杂剧角色分为、、、四大类。类是女角,类是男角类似京剧的花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