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要有五“心”东导小学六(2)班何雪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必须强化德育教育,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对转化后进生,让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活生生的有挑战性的孩子,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要有“五心”,即关心、爱心、信心、诚心、耐心。一、施加关心小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具有可塑性,容易接受心理教育。“心病还需心药医”老师的关心是预防和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能拥有和享受老师的关爱,这是每一位学生的渴望,更是每一位后进生的渴求。可是事实上,老师往往把更多的心血花在优等生上,后进生反而被冷落了,最具可塑性的中下生的心理问题,便要深入了解和关心每个后进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教师就必须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后进生给予足够的关注,不仅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而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多些关心,与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谈心交流。例如:小珊同学因父母离婚,造成她性格内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因怕同学取笑她,平时不与同学来往。我感觉她很孤单,于是我经常找她谈心,给予父母般的关爱。惭惭地我走进了小珊的内心世界。有时老师在工作和接触中不经意的甜甜的笑脸,诚意的赞语,亲切的问候都会给后进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力量,这样使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和关爱,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成为转化前进的内在动力。二、倾注爱心后进生往往因学习差,表现行为不良。认识水平低而受同学歧视,家长冷眼。从而表现出情绪低落,性格内向,对学习失去信心,成绩一落千丈。这些问题形成往往与家庭和老师教育有关。等级教师丁有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者,父母心。若对他们再生厌恶,刻意冷谈,使其难堪,那无疑是雪上加霜。相反,教师对他们要倍加关爱,用眷眷爱心唤回他们做人的尊严,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教师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教育他们懂得人生观,价值观。总之,倾注真诚的爱心,使他们感到温暖,他们定会被感化成优等生。三、树立信心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用“烂泥扶不上壁”,“人头猪脑”等含有讽刺的话语训斥学生。这是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转化后进生是项繁琐的工作,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树立信心。俗语说:“真诚所至,金石为开”。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后进生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与责备,往往不信任老师,不喜欢老师。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例如:班中小明同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从未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有一次,在偶然的情况下我表扬了他。从此之后他非常敬佩我,同学们告诉我,他特别喜欢上我的课,作业只交我教的语文。听了之后我感到莫名其妙。后来他对我说:“因为你表扬我,帮我立自信心,找回了自我。作为教师,就应该敞开心扉,通过谈心,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得到他们对你的充分信任和欢迎。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接受你的教诲和关怀。因此,教师一定要以百倍的自信辅导后进生的转化。同时也以百倍信心来带好班,对基础差,表现较差及班风不那么好的班也是如此。四、奉献诚心诚心是沟通师生感情的一座桥梁。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所谓量师生关系,如同手足,亲密无间。就是教师要担当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重任。所谓朋友关系,如同兄弟,唇齿相依。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是真诚的。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相待,使学生真正感到老师和父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正体现出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填平师生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五、强化耐心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是惩罚。他们信奉:“棍头出乖仔”的教条,因而对后进生的不争气,爱搞恶作剧等不良行为,轻则讽刺挖苦,批评指责,重则罚站留堂。美国教育家说过:“体罚带给他们只是一般受到羞辱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