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摘要】勤工助学最初的角色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助学手段,在助学的同时它也帮助了大学生全面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途径。因此若能把勤工助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无疑为高校的思政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本文通过对勤工助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的分析,提出了如何通过勤工助学更好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关键词】工助学;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收费分担制度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的助学体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其中勤工助学作为最主要的助学手段之一,在各个高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勤工助学岗位不段地开拓增多,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从最初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全体在校学生。另一方面,在拥有2395.6万名在校大学生(2020年的数据,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新形势下,若能把勤工助学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无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一、高校勤工助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勤工助学是一种助学活动,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有着许多现实的、长远的意义,从这些意义中就可以看出,勤工助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1.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意义笔者认为,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意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从短期意义、普遍意义和长远意义三个方面来体现。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最直观的意义在于缓解经济压力,丰富业余生活,扩大知识面,提升各方面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短期意义。普遍的意义是,随着勤工助学的广泛开展和同学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坚强意志得到提升和锻炼,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也得到加强。通过勤工助学,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及勤俭节约的美德都得到了培养;为了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学生的时间观念会得到增强,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当然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从长远上来说,还能够帮助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般情况下,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内向、自卑和孤傲。因为肩负着改变命运的重望,他们比同龄人要面对更多的经济、学业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他们的心理经常呈现出焦虑、精神压抑以及郁郁寡欢的不良状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后,他们在经济上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从而对自己的贫困处境会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可以解决这些困难。进而他们会在人际交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奋发学习的精神,能够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积极的认识和评价。2.勤工助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取合法报酬,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勤工助学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社会责任感,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加自觉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勤工助学让他们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社会公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