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通河一中梁海娟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不断的摸索、前进,逐步融入到新课程的教学当中,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个性成长,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构建好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新教材改为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必修课程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数学基础。选修课程中系列1、系列2也是学校开设的课程,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设系列3或系列4的某些课程,这样有着不同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不同的模块内容,并且新教材更多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注重出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同时也推动了教师的发展,真正做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的实际实施中,做到因村施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去思考,寻求解决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要善于联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是唯一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创造性。学好数学,做一定的习题是必要的,经过解题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敏捷,提高数学能力和素养,并在考试中能够正常发挥。当然,做为教师,要迅速的适应新课程,跟上新课改的脚步,及时调整自己。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我们只有充分的准备好,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加以辅导。新教材较老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新教材更好地把握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中给学生广阔的学习时空,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实际中,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时刻关注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教学已很普遍,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这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跟上教育的形势。多媒体平台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都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很抽象的问题的演示能让学生学得更清楚,也让教学很省力。比如说必修3每二章《统计》的数据收集整理用到多媒体解决会更好。再如必修4的三角数图象的变换用多媒体展示既方便又省时又省力,而且学生通过动态演示印象也很深刻,理解也透彻。还有《概率》一章关于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也可以通过电脑模拟,这样学生会感觉既新奇又有兴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知识的教授,数学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不但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学习,老师也要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思索下面的步骤,比较一下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有哪些不同,可能方法不同,哪种你更愿意接受,哪些是你需要记录的。课后要及时的复习不留疑点。对于各类公式要熟悉它们的推导过程而不是靠死记,要灵活,而且尽量要自己回忆,不要不清楚立即翻书。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独立完成很重要的,听会了,没经历其中的过程那不是自己的,只有能够独立完成才是真正的掌握了这个知识。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不能很快想到解决的方法,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每个学生都应该尽快的找到自己的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总结,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总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应不断的反思自己,积极投身于课改之中,使自己也不断的发展,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