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是对学生朗读上的习惯培养,三下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这一是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一是意境之美: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儿童在田园无忧无虑玩耍的欢快场面,让我们感受到田园风光的动人,田园生活的惬意。其二是语言之美美: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许多语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首尾呼应,两段表达相近意思却用了不同的措辞,能够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激发了他们向往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本文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感,丰富他们语言积累的好文章。3.学情分析从这一单元的学习来看,学生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个体会,只是麦哨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早已经远离了现在孩子的生活范围,和孩子的玩具搭不上边,别说没见过,有的孩子也许根本没有听说过。只是课文中的美景应该还是孩子们所期盼的。虽然对于吹麦哨不了解,对于“绣花肚兜彩头巾”、“拔草”、“吃茅针”也是陌生的对于这样鲜活的题材,在课堂上带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更有新鲜,有兴趣。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二)学习目标表述: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交流式评价、选择性评价目标2:交流式评价、选择性评价目标3:交流式评价、选择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二、学习过程预设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评价标准提示学习环节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目标1:创设情境初读感知任务1:,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活动一: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教师配乐范读全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桌互相交流学习。任务2:读出本课的8个生字活动二:借助文本、字典或词典认读本课“畔、兜、穗、裹、嚼、肺、腑、撩”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出8个字。任务3:读写文中11个生词。活动三: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独立完成生词检测题。(检测目标一)能正确填写生词检测题,且字体规范,书面整洁。教师课后批改。目标2: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活动一: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能正确、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活动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任务2:用自已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些什么?活动一: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用自已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些什么?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随即进行指导。活动二:麦哨和吹麦哨的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测目标二)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目标3:品读课文积累语言任务1:知道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活动一:读一读课文的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你有什么发现?能正确、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活动二:学生汇报读后感受。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生生交流活动三:体会语言的优美。呜卟,呜卟,呜……(检测目标三)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课中生生交流。任务2: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积累优美语句。活动一:画出课文中写得很美的句子。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生生交流活动二:四人小组交流分享。活动三:教师重点引导体会:1、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