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交往剪影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想一想:这些图片反映了国际关系的什么内容?这些关系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上面这些图片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哪些内容?国家间交往的内容和形式是怎样的?决定国家间合作与冲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能列举国际关系的其他材料吗?二、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1、国际关系①含义:国际关系②内容:政治关系(最活跃的)、经济关系(最基本的)、文化关系、军事关系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最主要的)最普遍的形式国际战争是最高层次的国际冲突美国为什么要美国为什么要打打伊拉克伊拉克??美国“倒萨”的真实目的,首先是要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政权,进而控制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伊拉克的石油蕴藏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位。控制了中东石油资源更有助于美国在世界上发号施令。其次也是给中东各国发出一个信号,谁要是跟美国作对,就收拾谁。再次,9·11后,美国民主党抓住共和党的布什政府9·11情报失准、措施不力以及一些大公司做假账,失去股民信任等问题,大做文章。为转移国内视线,获得更多选票,为连任打下基础,在布什看来,没有比打一仗更好的办法了。攻打伊拉克,美国花费近2000亿美元,但却大大刺激了美国军化工业的发展,石油业和军火业大发其财。中美交往的一些重要事件•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82年,中美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1997年10月-11月,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12月,美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979年3月,美国违反《中美建交公报》,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1989年6月,美国对中国实行制裁,停止双方高级官员互访,暂停两国间一切军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合作利益矛盾冲突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冲突的根源——国家间的共同的利益利益的对立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际关系史上经典名言:国际关系史上经典名言:““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利益!”—丘吉尔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永恒的只是我们的国家利益。——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时间事件点评2007年11月萨科齐首度访华,中法签下三百亿美元大单。中法经贸的未来“前景看好”2008年3月—4月西藏发生骚乱,萨科齐表示抵制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遭遇干扰,中国民间掀起抵制法货浪潮。萨科齐的言论顿时使中法关系降温2008年12月萨科齐以欧盟轮值主席国元首身份在波兰会见达赖喇嘛;温家宝访欧进行“环法之旅”。中法关系完全陷入僵局2009年1月法国总统萨科齐通过当地华文媒体向旅法华人拜年,并写下“法中友谊万岁”中法关系稍有缓和迹象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反对,执意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本已不平静的中法关系再掀波澜2009年3月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胡锦涛会客名单上,却没有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名字。迅速引起了法国媒体关注2009年4月2009年4月1日,中法两国外交部共同发布《中法新闻公报》,双方愿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中法关系开始修复2009年4月2009年4月1日晚,胡锦涛在伦敦同萨科齐举行会晤。中法关系回归正轨2010年4月2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之会谈。修补中法关系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主权国家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