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历史课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授课教师吴志荣单位莫旗宝山中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型新课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对农耕并不陌生,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他们的兴趣一定很浓。教学重点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教学难点时间久远,不易理解。教法学法讲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农村的,我们的父母每年都要从事农业生产,你知道最原始的农耕开始于什么时候吗?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吗?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_____;生活位置:_____流域;使用___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___;生活位置:__流域__村;使用工具---_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_;地点____;出现___陶和____陶;在后期,出现了_____和,原因是:_______的发展。[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精讲点拨】1、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书写能力.合作探究是为了让学生在已了解基础知识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www.xkb1.com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B②C①②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