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耐心①《易经》中有这样一句卦辞:“潜龙勿用。”其引申的含义是,当自己处于弱小时,须藏锋守拙,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其实,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如果产生急躁的情绪,往往就会跌入失败的深渊。②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当年携灭楚霸王项羽的余威去攻击匈奴,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孰料,此时由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却偏要挑战强敌,令自己深陷“白登之围”,险些成为阶下囚。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茫茫太空的英雄航天员翟志刚,曾先后落选“神五”和“神六”的载人发射,与飞天梦想失之交臂。然而他却毫不气馁,而是拿出更加刻苦的劲头训练,耐心等待时机到来,终于在42岁那年一飞冲天,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③做到耐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年轻人,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不缺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抱负,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就会失去耐心,变得不冷静。不冷静就会冲动,冲动之后难免会犯错误,使实现雄心的道路变得艰难。再比如,有的“新官”上任伊始,想踢好头三脚,烧好三把火。孰料,情况不明,仓促出手就会漏洞百出,给以后工作造成被动……以上种种,都应了一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④如何能做到遇事有耐心?我想,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冷静的心态能让你对事物有最理性的认识,它能帮助你在正确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决定:弱小时韬光养晦,强大时乘胜追击。而坚定的信念能将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能让你目标恒定,坚定自己的步伐,不到最后,决不言败。就像《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虽然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支撑下,默默工作,坚韧执著,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⑤耐心,是一种坚韧,一种积累,更是一种信心和勇气。只要我们能对工作投以热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抱以耐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架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第②段运用和两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观点。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结构。4、给第④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有一定的分析,使本段论证更加充分。5、文章第③段第④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各自论证的主要功能内容是什么?答案:1.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2分,如答“只要抱以耐心,就能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得1分)2.举例论证(例证)对比论证(2分,每空1分)3.第④段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说说“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再从“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两个方面分别论述。(3分,总分式2分,具体分析1分)4.(1)改写:步伐坚定。(2分,必须改成主谓短语,否则不得分)(2)好处:句式整齐,表现力强。(1分)5、爱迪生在试验能作为灯丝的材料时,失败了几千次,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冷静的心态面对失败,坚定自己能够研制出效果好而又耐用的灯丝。他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用钨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泡可亮1200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6、第③段从反面论证,第④段从正面论证。第③段主要论证了做到耐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④段主要论证了如何能做到遇事有耐心。二、跌倒了也要笑1①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他在重病期间写的名诗《跌倒时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胫而走,流传至今。②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具有这样的可贵品质,早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即便壮志未酬,也会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③当年,曹操兵败赤壁,80万大军被扫荡一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