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总体目标:在全校普遍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2014年度目标(2015年4月、5月):组织全校25%左右的教师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并择优推荐参加县级“优课”评选。2015年度目标(2015年5月-2016年6月):完成全校40%左右的教师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并择优推荐“优课”参加县级“优课”评选。2016年度目标(2016年6月-2017年4月):完成全校55%左右的教师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并择优推荐参加县级“优课”评选。二、任务计划活动面向全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均参加。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网上“晒课”与评选“优课”两个阶段。我校推荐县级“晒课”的原则是自主报名和学校推荐相结合,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统筹安排,推荐的依据是从年轻教师到年长教师、骨干教师到普通教师、教研大组成员到一般教师。(一)网上“晒课”学校成立“晒课”学科指导组,并做好“晒课”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的活动页面,组织教师及时完成相关实名注册后,按要求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学科指导组在教师“晒课”前开展线下研课活动,对每节课进行指导。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要求:1.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优课”评选者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2.内容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3.教师选课、“晒课”要查看与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相关资源鼓励多“晒课”,同一教师原则上只推荐1个“优课”参加县级评选。(二)评选“优课”在网上“晒课”的基础上,采取县、市、省分级评选的方式,对各年级各学科的课例开展逐级推荐评选。入选省、市级“优课”的等同于发表一篇论文(不列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送审论文),享受省、市级获奖待遇,给予获奖证书,同时给予每个“优课”作品一定的物质奖励。三、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领导小组:相关职责:校长室:加强本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组织领导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学校各科室,做好培训、教研、指导、活动检查等工作。教科室:制定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做好网络和平台服务工作,落实对教师的网络“晒课”培训,做好活动的条件保障工作。教导处:协同教科室制定活动方案;加强课例研究指导,协同教研组长把好质量关;负责对所晒的课进行评阅,择优推荐参加区级“优课比赛”;引导教师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引领网络研修和互动研讨。(二)经费保障。1.教师注册账户时自动获得补助金10元,有效期三个月,可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购买和使用付费资源。补助金采取先到先得原则,补助金率先使用完的教师可再次申领,每位教师最高领用额度为20元。2.学校落实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三)绩效保障。学校要将教师参与活动纳入教研、常规等考核,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教师,所“晒课”课件和名单均要在教师所在学校备案,对获得各级“优课”的教师学校将进行表彰。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