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说明】“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场景图。【教学过程】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1、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在出现每组物体后,请学生回答,教师用动画验证,最后全屏显示上述物体,最后一个物体闪动)师:真厉害!全让你们给猜中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下一个是什么给猜中的?2.揭题:像这样,这些图形有顺序地重复出现,就是一种规律。我们今天就要来找规律。(板书课题)二、以儿童节为载体,深层次地感知规律,找规律师:六一儿童节那天,光明小学举行了联欢会,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多媒体出示图画:请你说说会场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摆放有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秘密在四人小组里悄悄交流一下。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3.深入地问,如灯笼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回答一红一紫排列后,电脑依次在每一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为一组。4.同桌说说其他组排列有什么规律。5.看到这么漂亮的会场,小客人们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这10个人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生: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6.动画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三、涂一涂,巩固升华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个儿童节联欢会,竟让你们找到这么多的规律,青蛙小博士也忍不住想考考你们,它想请你们给图形涂颜色。1.请学生拿出涂色卡,四人小组涂色,边涂边思考:你为什么这样涂?有什么规律?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1.师: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表扬自己好不好?(学生拍出×××××的节奏)再来一次好不好?(连续拍三次)从刚才的拍手中发现什么规律?原来用声音、动作可以创造规律,你也能用声音、动作创造规律吗?(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做。)2.师: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规律,找一找你们身边有什么规律?(畅谈规律)3、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五、在总结中提高,应用规律,做个小小设计师师: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找规律,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规律呢?老师课后要布置一个作业给大家,做一份数学手抄报,这份手抄报呢,需要四周画上花边,你能用有规律的图案来装饰它吗?(学生动手操作)1.学生创作。2.当场交流评价。【设计说明】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4.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反思】本节课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该老师能充分发扬民主,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长方形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