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4十字相乘法教学反思在进行学案设计时,我们安排了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的一组训练题,限于时间关系,没有在课上进行训练和检查,这一课学习了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从因式分解的意义入手,对公式(x+p)(x+q)=x2+(p+q)x+pq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反过来就是x2+(p+q)x+pq=(x+p)(x+q),适用于因式分解,从而,对于二次三项式x2+mx+n的因式分解,关键就是找两个数p、q使:p+q=m,pq=n,由学生思考后,提出从积入手找两个数,因此,新的方法就可以理解掌握了,借助十字相乘的特殊书写方法,便于操作演算,要教育学生学会不断尝试,不怕受挫,不断动脑,增强对数的洞察能力。利用整体思想,不断地对例题进行变形,体会应用此方法的灵活性,课堂上训练了x2-10x+9=(x-1)(x-9)。变形1:y2-10y+9=(y-1)(y-9)变形2:x2y2-10xy+9=(xy-1)(xy-9)变形3:x2-10xy+9y2=(x-y)(x-9y)变形4:(x+y)2-10(x+y)+9=(x+y-1)(x+y-9)变形5:x4-10x2+9=(x2-1)(x2-9)=(x+1)(x-1)(x+3)(x-3)深刻理解这个方法继续训练: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kx+24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次二项式的积(x+a)(x+b)的形式,其中a、b为整数,求整数k所有可能的值。还是要对因式分解的思考方法进行训练总结“首项为负要提取,最后结果不含中括号,单项式因式写在多项式因式的前面,化简因式产生的公因式要提取,每项因式要分解到底,首先考虑提公因式法,先没有提尽要补提,产生相同的因式要用乘方的形式”。在思考时,先看有没有公因式可提?再看是否可以应用公式?再看可否应用十字相乘法?后看能不能继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