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扶风县第二小学杨红娟作者简介这则寓言选自《韩非子》一书,作者是韩非,他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别人评论韩非学说的文章而编成《韩非子》一书。韩非善于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在他的著作里,留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小故事。矛盾与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弄懂课文内容,讲讲这个寓言故事。3、弄懂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鬻:卖。yùyùmáodùnyùwú鬻矛盾誉吾矛与盾矛与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矛与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夸耀没有表示语气,可不译于,介词,可不译。物,东西。卖的人我的代词穿透有人怎样不回答矛盾与总结:《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围观的人走散了,这个楚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