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2课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消极影响: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根据材料分析西汉初年实行分封制带来消极影响?一、“推恩令”的实施1.历史背景:自主探究: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汉景帝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出现七国之乱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1.历史背景:但王国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汉王室仍面临着王国的威胁。1.历史背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2.内容:中央统辖的郡推恩令图示皇帝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2.内容:侯侯侯侯侯侯3.目的: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加强监察制度4.措施:①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监察区),每部委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②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5.影响: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国的势力?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士人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朕寝食难安哪!汉武帝的烦恼:材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此材料说明了什么?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⑴把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儒家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说忠君守礼1.背景2.目的:3.提出者:4.主要内容自主探究: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指哪些学派?独尊儒术的“儒术”是董仲舒以儒学为主,吸收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⑵推行儒学教育的措施:A: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B:选拔儒士进入政府机构。《诗》《书》《礼》《易》《春秋》我国古代最高学府(1)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2)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3)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5.积极影响: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同点目的实质不同点(对儒家的态度不同)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专制打击儒家思想,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的矛盾.尊崇儒家思想,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比一比:地方拥有铸币权,富豪掌握着煮盐和冶铁的权利,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唯利是图,漠视国家大事,无视百姓生计,长此以往,这还了得?汉武帝的烦恼: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三、盐铁专营,平抑物价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A.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B.盐铁官营、专卖;C.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A.统一铸造五铢钱B.盐铁官营、专卖C.调配物资,平抑物价A.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B.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五铢1.措施:2.影响:时间:地点:首领:原因:冒顿(mòdú)单于(chányú)1、匈奴的兴起秦汉之际军事上:冒顿严格治军,骑兵力量强大经济上:畜牧业、手工业发达,农业开始起步。四、匈奴的兴起蒙古草原冒顿单于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亲西汉初国力相对弱小。未能阻止匈奴南下。(1)表现:(2)原因:(3)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