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批注式主题阅读——《拥抱自然》温馨晨语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史怀泽学习目标1.学会在速读中“圈点批注”,从整体上把握文体、主题和结构,用相应的语言表述;2.学会从修辞、表现手法、哲理等角度赏析语言运用的妙处,尝试仿写片段。资料链接: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伏笔: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待,有伏必有应。铺垫:用来衬托、引出下面主题的。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作用: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其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其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实战演练1.比较阅读《大自然的礼赞》、《与植物相处》、《人与自然》三篇文章,完成练习。课文体裁层次结构内容主题《大自然的礼赞》《与植物相处》《人与自然》2.仿写。从《香格里拉并不遥远》、《松鼠》、《月光下的郊狼》、《囚绿记》几篇文章中找出自己最喜爱的一段文字进行仿写。书香伴眠“真”的文学,是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或者连“我”都没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宇宙啊,万物啊,除了在那一刹那顷融在我脑中的印象以外,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都屏绝弃置,付与云烟。只听凭着此时此刻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的画在指上。——《文艺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