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五孙权劝学教案VIP免费

十五孙权劝学教案_第1页
1/3
十五孙权劝学教案_第2页
2/3
十五孙权劝学教案_第3页
3/3
十五、孙权劝学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教学具体过程:一、导入课文。音乐导入:《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出示目标二、简介作者作品。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三、朗读课文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2、读准字音卿岂邪孰遂3、学生朗读课文。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1、积累词语:谓,对……说卿,君对臣的称呼,你当涂,当道,当权掌事:掌管国家大事。辞,推托以,拿多务:事情多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学官但:只不过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乃,于是,就就,从事及,到了……的时候过,到论议,谈论议事才略,才干、谋略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更,重新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何,怎么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议论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六、作业:注音5个,解释词语10个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情节:孙权——劝学吕蒙——辞学就学——议论鲁肃——大惊结友第2课时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教学具体过程:一、复习情节导入新课。二、研讨课文: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2、分析人物对话,讨论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思考讨论: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五孙权劝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