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的教学也面临着创新、求变、务实的新课题。本文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了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浅谈了作者的课堂实践,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有益经验。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情境创设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新的形势也给高中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数学是一门集合了抽象思维与思考艺术与一体的学科,具有较多的公式和结论,强调对学生归纳、猜想、计算、论证能力的培养,而如何化抽象为实际、化复杂为简单,成为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高中阶段是学生的知识积累、总结和冲刺的时期,在高考的压力下,如何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呢?下文中,笔者将从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方面,浅谈自己的教学探索。一、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罗曼.罗兰曾说:“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盛行,对教学表达的变革也迫在眉睫。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堂课”、“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和情境创设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整个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1)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是由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新时代的高中生正处在知识学习的爆发期,也是性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优渥的环境使得他们大部分人接触电脑、电视、MP3、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更早,学习知识的途径更多,思维也更加活跃。他们希望在更加生动与富有挑战的课堂下学习,希望接触更丰富多元的知识,而厌恶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方法。(2)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也与数学的学科特点息息相关。数学学科是一门注重对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考察的学科,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数学的魅力在于严谨的逻辑与推理,以及精密的证明,而数学学习的难点,也恰恰在于此,数学学科中众多的定理、公式、推理,以及抽象的图形与算法,常常使得学生感觉到枯燥与乏味,通过精妙的教学设计与形象的情境创设,往往能够化抽象为实际、化复杂为简单,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近年来高考的数学试题也体现了更多的灵活性,加强了对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的考察,一题多解、开放性试题等非常规体型,都体现了高考对数学创新解题能力、数学贴近生活的关注。“情境教学法”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足,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学习与思考环节,引入新课的教学,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经过学生和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知识的学习与强化。二、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在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构建了:“课程导入→问题情境→学生探究→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1教学的设计与导入教学的导入是指通过实例、情境、问题、叙述等方法,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效的教学导入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实验A版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中,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时,引入了一种与等比数列规律相关的曲线—科赫曲线(雪花曲线),并通过一个小的教学活动来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组织一个5分钟的小教学实践活动:尝试画出雪花曲线,具体做法如下:要求学生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边三等分,然后在每条边的三等分点处,继续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并去掉与原来三角形相重合的边,然后对新作的等边三角形继续上述过程,不断重复以此类推。笔者在课前准备好MATLAB软件和雪花曲线的源程序,如下图1所示,即为笔者在课堂上演示的用MATLAB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