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VIP免费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_第1页
1/26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_第2页
2/26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_第3页
3/26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第一节:各种杀菌剂用尽,为什么还是治不了桃树穿孔病?桃穿孔病穿孔病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此外,穿孔病还为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染病树势情况健康树势情况一.各种杀菌剂用尽,为什么还是治不了桃树穿孔病?1、观念的落后:见病打药,不注意预防2、方法的落后:防治措施落后3、忽视土壤的根本问题:大多数人只关注于地上,忽视土壤管理故而大多数的治疗都是治标不治本。堵不如疏,治不如防。桃树穿孔病也是一样的道理。二、治疗桃树穿孔病,我们先得知道桃树生长需要什么样的土壤1、有机质含量高2、含有丰富的生物菌3、富含桃树生长所需的中微量元素4、深厚的可耕层5、酸碱平衡6、合理轮作7、排灌水设施齐全但是,当前桃园的现状却是这样的:1、有机质的极度贫乏2、生物菌减少3、单一施肥,缺少中微量元素4、板结,耕作层变浅5、土壤酸化,酸碱失衡6、极度索取,重茬障碍7、配套设施不全土壤的现状当前土壤的状况:近年来由于偏施化肥,不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使土壤酸化,土壤中的微生物减少,化学肥料年年增加,产量一年不如一年,病害年年增多耕作层变浅在长期不深耕深松和机械耕作碾压、践踏条件下,耕地土壤耕作层由过去的20〜30公分变为15公分左右,加之降雨、灌水沉实,犁底层位置上移并加厚,成为坚硬深厚的阻隔层,阻碍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行,阻碍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减少,抗旱性能下降,土壤养分有效性和作物营养状况恶化。土壤有机质减少一是长期不施或少施农家肥,缺少秸秆还田,不种植绿肥,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二是超量施用化学氮肥,以及超出土壤负荷的高产,频繁的表土耕翻,则加剧了土壤碳的耗竭,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减少会引发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恶化,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土传病害加剧,土壤净化能力减退等。土壤板结由于耕地土壤有机质缺乏,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破坏了土壤团粒结,致使土壤板结。土壤板结直接导致土壤-植物系统缺氧、缺水、缺肥,影响到土壤植-物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交换,甚至某些生理活动和生命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或者终止,或者向有害方向转化。土壤酸化由于长期过量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和化学氮肥,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不断增加并积累,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物质被作物吸收利用或淋洗而减少,缺乏必要的补充调节,使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土壤酸化会加速土壤贫瘠化,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寄生真菌增加,土传病害严重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尤其是硝酸盐积累更甚。这些盐分随土壤水分上行聚集到地表,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土壤结构破坏,理化生物性质恶化,轻则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阻碍养分吸收,作物生长不良,重则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营养障碍、盐害、死亡。甚至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土壤营养失调在日常生产中不按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比例施肥,不搞测土配方施肥,盲目过量施用氮磷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氮磷富集,土壤中的钾和硅及中微量元素耗竭,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调,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营养比例失调,有益元素缺失,并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拮抗,有肥而无用。三、如何通过改良土壤防治措施桃树穿孔病?1、多施有机肥、生物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对粘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以改进土壤的通透性。2、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同时要彻底清除枯枝、病叶和落果,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修剪时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温湿度。3、要严格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及时通风换气。挖好排水沟,在雨季应注意排水。4、喷药防治:果树发芽前,喷施4-5度石硫合剂。5-6月间,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50倍液1-2次,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穿孔病均有良好效果。如果前一年穿孔病发生严重时,在油桃展叶后,可喷布45%代森铵8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史上最全桃树综合管理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