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互动调查与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人的一生,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诸多偶发事件的熏陶和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由于其固有的特性而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捷,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由过去单一的学校教育扩展到现在的全方位影响。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近30年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不变的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家庭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班主任和家长应是合作互助的伙伴。近两年来,我校对各年段家校互动现状实施了监控,初步表明:虽然教师和家长对家校互动的必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从沟通频率、目的和方式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将在我校高段学生中开展家校互动情况调查与研究,旨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家校互动的有效性,努力构建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畅通互动渠道、拓展互动方式、讲究互动艺术。二、课题内涵的界定1.互动互,是指交互、相互、彼此、双向。动,是指运动、动态。互动,指一个事物和过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事物和过程中某一部分、要素之间,部分、要素与事物、过程整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运动。社会互动的类型分为合作、冲突、复合三种类型。合作指互动双方的力量和成果相互交流和汇集。冲突指互动双方在利益相互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敌对性行为。复合就是没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目标性的集体自发行为。2.家校互动家校互动是指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在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三、理论依据1.“三元循环”教育理论“三元循环”教育理论是指“让家长教育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教育家长”、“让教师和家长教育学生”,通过“三元循环”教育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获得共同的发展和提高以实现提高学生的最高目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用“种子”和“耕地”的关系来形容学生发展与其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关系,“三元循环”教育中的前两个教育就是要首先为学生发展解决好个人发展的“人生土壤”问题。在这里,教师和家长的发展和提高是学生发展和提高的基础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但通过学校推动,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育了家长,也实现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的社会教育目的。2.家校合作理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一一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四、国内外研究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把家校教育互动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教育互动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教育互动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1.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教育互动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⑴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教育互动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⑵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教育互动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⑶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有互动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