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万年牢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小学陈凤爱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的事情,分两部分内容来表现父亲真诚的为人,做事的认真和实在。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全文叙事清楚,表达有条理。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学生对糖葫芦很熟悉,这能激发学生对做糖葫芦的人和制作过程的兴趣;课文要求书写和认识的生词很少,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了解字音和词义;课文层次清晰,在读的基础上,可以掌握课文内容;在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时,学生的讨论交流辅以教师的指导可以理解课文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2、了解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2、交流感悟父亲的品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做事认真、实在。教学重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教学难点: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万年牢》1、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2、自由读阅读导语,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词。天津损伤晾晒削竹签火候甩糖风耽误赚钱熟练教导讲究受益走街串巷2、理解词义。火候: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耽误:因为延迟或错过了时机而误事。赚钱:做买卖得利。讲究:注重,探求。受益:得到好处。万年牢:永远牢靠、结实、坚固。走街串巷: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两件:①父亲做糖葫芦选料精细,手艺高超,质量保证。②父亲在大字号受雇时,不满老板的行为而辞掉了工作。)(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2、小组合作研讨。3、班内汇报交流。4、重点指导理解三个句子:※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2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A、为什么叫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从中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A、什么叫正道?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师:父亲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做大买卖的老板却不这样想,想而知这两个格格不入的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用你的智慧展开想象,进行对话练习。※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齐读上面三句话,想想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内容联系密切,叙事清楚,很有条理。这是本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四、拓展理解,体会情感。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联系你知道的相关故事以及生活中的事情,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万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丢。做人实在、可靠,无论在什么时代都需要。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赞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