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能力成熟度评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IT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通过笔者接触的多家企业和调研发现,行业领先型企业在IT建设方面普遍起步较早,通过管理信息化变革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如华为在97年实施Oracle大型ERP,其后经过了IT战略规划,集成产品开发(IPD)及大型PDM系统的建设等,目前已形成世界级的IT基础架构,并建立了完整的IT管理体系,有力的支撑了公司业务运作和国际化的发展。另外,在一些从中小型向大型企业转变的成长型企业,随着其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从关注业务运作到向管理要效益,IT成为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首要选择。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IT现状研究发现,企业IT建设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如同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本文借鉴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分析方法,通过对IT建设、IT治理和IT的应用水平等三方面指标的评估,将企业IT能力划分为五个成熟阶段:1—初始级;2-零散建设级;3-集成建设级;4-深化应用级;5-持续优化级。通过对企业IT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可以了解企业IT发展的阶段以及该阶段应当关注的重点,判断企业对IT的应用掌控能力,帮助企业明确IT的改进方向。另外,能力的成熟意味着结果可以重复,在企业跨区域经营以及国际化发展中,成熟度高的企业能够快速复制其IT能力以支持新业务的发展。IT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本文从以下三个纬度对企业IT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见表1):IT建设:包括了应用系统、数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应用系统指所有服务于企业业务运作和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软件,如ERP、PDM、BI等;数据方面重点关注数据编码标准、数据维护及管理机制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网络、服务器及操作系统环境、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软件的部署等。IT治理:包括了IT定位、组织、流程和绩效。其中IT定位分析IT和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IT所产生的业务价值;组织包括IT部门组织结构设计和对人员的技能要求;流程包括IT规划、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运维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流程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推行;绩效指如何衡量IT部门业绩的考核指标等。IT应用:衡量参与IT应用的人员及主要的需求。IT建设、治理和应用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IT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同步进行提升,重建设轻治理,或者重技术轻应用都会使IT在企业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在三个方面同时满足特征要求,才能进入该成熟度级别。评估要素成熟度IT建设IT治理IT应用应用系统数据基础设施IT定位组织流程绩效1—初始级单机版的办公软件一一个人工具无无无手工到电脑化2—零散建设级局部、部门级的信息系统针对独立系统的数据规范建立局域网提高业务效率IT人员隶属于某业务部门简单的备份管理,账号权限管理无明确考核指标主要是业务操作人员使用,较少涉及管理层3—集成建设级覆盖整个企业的核心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编码规范网络及安全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水平IT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IT规划、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项目进度、系统上线成功率管理层和业务部门参与,IT建设结合业务流程变革4—深化应用级应用系统二次开发;多系统集成;建立数据管理机制系统管理软件部署促进管理精细化,用数据提供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部门分开服务水平管理,IT服务管理,问题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安全管理IT服务指标,项目管理指标全员参与,业务部门提出更多的应用优化需求5—持续优化级根据业务变革和新技术进行系统优化公司级的数据架构基于性能容量进行调整IT是核心优势,驱动业务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组建IT组织性能容量管理,IT审计客户满意度指标高效和高质量的IT支持和服务1-初始级:企业管理信息化基本空白,只有邮件、OFFICE办公系统,个别业务部门使用单机版业务处理软件,如财务管理,研发用的CAD软件等,实现了从手工向电脑化的过渡。企业内部没有专门从事IT的人员,只有少数兼职进行电脑硬件维护。处于初始级的一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领导层对管理信息化的价值认识不足,或者在现有企业规模下,信息化建设的动力不足。处于初始级的企业,其信息化导入可考虑从最快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