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原理一、判断题(共29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考生答案:<2、统计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考生答案:<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但不能加以控制。考生答案:X4、连续变量的分组可以是组距式的,也可以是单项式的。考生答案:X5、某班统计学考试人均成绩是84,这是个平均指标。考生答案:<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根。考生答案:X7、工人工资、工人年龄都是变量。考生答案:<8、抽样推断的目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取得样本的各项指标。考生答案:X9、一般来讲,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相关关系就转化为函数关系。考生答案:<10、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采用对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考生答案:<11、统计总体的特点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考生答案:<1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考生答案:X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距。考生答案:X14、统计调查按照调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考生答案:<15、调查单位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统计标志的承担者。考生答案:<16、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考生答案:<17、平均增长速度等于总增长速度进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考生答案:X18、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的误差要小。考生答案:X19、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采用对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考生答案:X20、班级统计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2分,平均成绩是个数量指标。考生答案:X21、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考生答案:<22、统计调查误差可以完全避免。考生答案:X23、离散变量的分组必须是单项式的分组。考生答案:X24、某年底某省总人口4680万人,这是个时点指标。考生答案:<25、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最末期的累积增长量。考生答案:<26、众数和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考生答案:<27、平均工资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考生答案:X28、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考生答案:X29、直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时,说明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高度相关。考生答案:<二、选择题(共29题)30、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的GDP总值为2.13万亿元,此处统计的含义是(C)A、统计设计B、统计科学C、统计资料D、统计工作考生答案:未答31、若要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指标?(C)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每名职工从事的工种考生答案:未答3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考生答案:未答33、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C、调查对象D、调查项目考生答案:未答34、下面属于按照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A、工人按照工资水平分组B、企业按照利润额分组C、工人按照学历分组D、企业按照销售额分组考生答案:未答35、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两个指标是(D)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考生答案:未答3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考生答案:未答37、反映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差异程度的常用指标是(C)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考生答案:未答38、样本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B)A、-8vy+8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