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二中刘纯平近几年高考在试题命制中史学研究类试题作为一种新的题目类型,地位日益凸显。已成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之一。山东2010年27题考查到史观问题(影响史料解释的因素)2011年27题考查史料运用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事物)33题考查影响史料解释的因素(研究者的评价立场)12年16题影响史料解释的因素(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13年35题改革史考查史料价值(文字史料话本的价值)14年38题第(3)问考查史料选择的问题(史料价值)考情分析学习目标:1、通过“体验高考”部分5道题目的练习,了解高考中有关史料研究类题目的考查角度。2、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合作探究,总结史料研究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如史料的类型、获取史料的途径、影响史料解释的因素以及史料运用的原则和方法等。3、运用所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达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根据表现形式(载体)的不同,史料被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类型。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文字(文献)史料是指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档案文书、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杂志、信件等;口述史料是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指各种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调查记、座谈录音等;影像史料是指图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史料类型按史料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1.含义:(1)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2)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传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自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课本中的史料这些属于哪一种史料呢?探究一材料阅读探究一材料阅读材料“同文馆于同治元年(材料“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国。”————齐如山: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齐如山回忆录》》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二的史料性质,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二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一手史料。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3分)分)同意第一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的记述,具有直接性,应属于第一手史料;同意第二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在事后的记述,因此在描述的过程中难免有遗漏或遗忘,有时还会带有主观色彩,据此很难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因此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3分)(2012·滨州市高三一模)下面图片材料《好大的南瓜呀!》若用于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它是虚假的人造史料C.它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它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3.周氏告诉了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