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第六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2、总需求函数;3、总供给;4、总供给函数;5、古典的总供给曲线;6、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7、利率效应;8、总生产函数;9、潜在就业量;10、潜在产出;二、单项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将()。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将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将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将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5、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6、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8、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A、20单位;B、399单位;C、800单位;D、80单位。9、当(),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C、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0、如果(),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A、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B、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2、与第11题中假定相同,如果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C、增加名义工资10%;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13、与第11题假定相同,如果政府支出增加,则()。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14、与第11题假定相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水平下降。15、假定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引起()。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都不变。16、与第15题中假定相同,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A、产出和价格水平;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D、以上都有可能。17、与第15题假定相同,总需求曲线右移会增加()。A、实际工资、就业量、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就业量、实际产出;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