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发展新要求——谈中考历史复习备考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李勇一、新常态下“稳中创新”的中考试题——近年来陕西中考历史试题特点1、立意高,时代气息浓厚,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隐形介入。——价值立意命题目的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但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历史知识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中考历史试题必须体现这一特点。《说明》要求通过历史教学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时局、关注道德,是实现历史学科人文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必然趋势。2014年中考例题14题、16题、19题、20题紧紧围绕着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日本侵华战争、我党反腐倡廉工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社会重大现实和热点问题切入。很好地体现出历史“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学科特色。2013年中考例题第20题围绕东北亚问题,考查中美日三国关系,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国霸权主义给地区和平与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复杂国际形势;第21题以中华民族复兴为主线考查百年来中国社会三次巨变,认识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使学生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关于热点问题——情境材料不热点,思考角度要热点。在复习热点时,应本着情境材料不热点,思考角度要热点的原则,寻找材料与现实切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要避免材料过热、过白,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科“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特色而趋同于政治学科。隐性介入是指以社会现实热点作为考察的背景,或是同类型问题的纵横线索考察。教师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将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善于联系社会现实,努力挖掘历史知识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才能使得学生在面对中考试题是游刃有余。每节课联系一个社会热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历史教师正在用他的魅力吸引学生。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发展、关注社会进步的“以史为鉴”观念。更加有助于引领历史教师自觉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历史教师自己主动的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变化,才能更好的通过历史教学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现实问题历史思考:如环境污染,工业化中伴随的环境问题在各国都很突出,工业革命后的“雾都”伦敦,现在pm2.5严重爆表的各个城市。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中国如何借鉴别人的历史经验?历史问题现实思考:中国历届王朝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和现实我们新政府对于落后地区开发的努力?中国疆域扩展和变化对钓鱼岛问题和周边领土纠纷的启示?2、能力考查的导向更加明晰化,史地结合紧密,不断加强对图表的考查。——能力立意命题目的:强调能力是中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依靠已有知识和素养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说明》要求: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2014年中考例题13.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A.御史大夫B.丞相C.锦衣卫D.军机大臣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官职发展史的归纳、概括、辨析能力,要求教师在讲清知识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养成从小切口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习惯。2014年中考例题16.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AA.多行不义必自毙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C.国共应合作抗日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本题通过四副漫画材料的设置,对日本侵华战争的世界背景、发生、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进行整体性的考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