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会迅速增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国有1.2亿多流动人口,其中有74%是从农村流入城市,也就是说,进入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达到8800多万,到2003年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已有9900万人,而到2006年底已高达13181万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数字仍然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2],到2008年,全国进城务工农民工已高达1.5亿人。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难度随之增加,伴随着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增加,这一问题必将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问题。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二、调查过程调查时间:2013年12月20日—2014年1月5日调查地点:北京市丰台区太平街调查对象:农民工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互联网调查,采访调查三、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据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据走访北京市丰台区太平街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水北村地处丘陵地带,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所以目前已有不少土地荒芜。(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1在这次调查中,男性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各占调查人数的80%和20%,其中已婚的占60%,未婚的占40%。2年龄:15—19的为10%,20—29岁的为25%,30—39岁的为30%,40—49岁的为30%,50岁以上的占5%3学历:在调查的农民工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20%,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0%,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三)农民工收入问题据在调查关于农民工的家庭月收入中,通过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农民工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大约在4765.67元左右,各个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高者高达20000元,低者低至300元。另外根据我们对农民工家庭月收入的分类,发现他们当中以“1500一5000元”的居多,占到了总人数的69.67%,其次是“5000一10000元”的占到了总人数的24.33%。由此可见,农民工所在的家庭月收入并不低,但是由于城市快节奏、高消费的生活特点,有些农民工仅凭自己的收入仍是入不敷出,甚至是陷入债务危机。有的受访者表示除去每月固定的开销,自己的节余很少甚至没有。当我们细问其工资收入的去向后,发现这一群体的生活消费习惯与上一代有些显著的差异。“快乐至上”已成为他们生活的至理名言。“干嘛要亏待自己,在外面打工这么辛苦,为自己买点衣服也是应该的”(四)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亿万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