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兰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经过。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三、学法指导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四、教学方法本课涉及成语典故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对于农民战争,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通过系统训练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新课1、提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2、教师小结:秦始皇功劳大但过错也不少,正是这些过错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导致强大的秦王朝迅速灭亡。今天我们学习秦朝是如何覆灭的“伐无道,诛暴秦”。(二)新课学习[板书]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总结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看书后回答: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严酷4、秦二世残暴统治。[板书]一、秦的暴政[板书]1.徭役繁重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内容,看一看秦朝的百姓负担的沉重徭役有哪些?每年服役的有多少人?这么大数目的服役人员,给秦朝的社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陵墓,为修建它们,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万人服役。再加上修长城、修弛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出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再想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有多少?每年服役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15%。2000万人中减去约占半数的妇女,再减去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和小孩,壮年男子总数不过三四百万,再减去服役的三百万人,在家耕田的男子便所剩无几了。[过渡]与繁重的徭役并存的是沉重的赋税。[板书]2.赋税沉重刚才让同学们在第一段里已经看到: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上交国家。秦朝的赋税有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口税)。土地税根据土地多少征收。约占农民年收入的2/3以上。人头税约为每口1千钱,还要缴纳牲畜、桑麻、农具等杂税。致使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过渡]前面我们提过,商鞅是被车裂而死的,李斯父子是被腰斩于咸阳的。除此之外,秦朝的刑罚还有哪些?秦朝的刑法对秦朝的统治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看第三个问题。[板书]3.刑法残酷请同学们再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从中找出描写秦朝刑法严酷的句子。那时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板书]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回答: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过渡]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加速了秦王朝的统治危机。于是,酝酿已久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