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作品:作品:《《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归园田居》》、、《《饮酒饮酒》《》《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等。等。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公元405405年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陶潜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里小人邪!!””即日解绶去职,赋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释题释题回去吧归去来兮辞助词,无义语气助词回去辞辞辞::战国后期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战国后期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特点:((1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22)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33)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语气词““兮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置于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之内,每句三拍。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知识小结知识小结(一)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1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园园日日涉以成趣(日,每天)涉以成趣(日,每天)22、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44、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屋)携携幼幼入室,有酒盈樽入室,有酒盈樽倚南窗以寄倚南窗以寄傲傲((傲,自足自得的心傲,自足自得的心情情))(幼,幼儿)33、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文言固定格式文言固定格式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焉求??胡为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乎遑遑欲何之?虚词虚词之之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知来者之可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知来者之可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而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第一段第一段::表示表示辞官归隐的决心辞官归隐的决心自责自悔自责自悔自恕自慰自恕自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今是而昨非。分析结构分析结构第二段第一第二段第一层层::归途归途中和初抵家中和初抵家时的情况时的情况归途中归途中初抵家时的初抵家时的情况情况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室,有酒盈樽。第二段第第二段第二层二层::归归家后的日家后的日常生活常生活饮酒自遣饮酒自遣涉园观景涉园观景遐观之景遐观之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