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乐器的历史沿革一、键盘乐器的分类空气振动——管风琴琴弦振动——楔槌键琴、羽管键琴、钢琴二、管风琴1、古代管风琴2、中世纪管风琴3、巴洛克管风琴4、电力管风琴三、古钢琴1、古钢琴的历史渊源2、楔槌键琴3、羽管键琴四、钢琴1、近代钢琴标志——用麂皮包裹的木槌击弦,可弹强弱。第一架近代钢琴——1709年由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发明。音栓——制音音栓——延音踏板“维也纳式击弦机”和“英国式击弦机”2、现代钢琴1853年德国钢琴制作师海因里希·斯坦威父子完成了现代钢琴的原形——交叉排列的琴弦、铸铁的支架、复震式击弦机、毡包木芯的琴槌头等。1874年增加中踏板。约·塞·巴赫之前的键盘音乐一、中世纪后期的键盘音乐(1300—1500)最早的管风琴谱——1300年。15世纪出现最早的独立键盘乐体裁——前奏曲。15世纪后期出现管风琴曲谱。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音乐(1500—1600)印刷术——乐谱——键盘乐作曲家——16世纪古钢琴流行——托卡塔、管风琴众赞歌、利切尔卡、坎佐纳、变奏曲及各类舞曲的产生——键盘音乐百花齐放、绚丽多彩。1、管风琴音乐:进入有音栓的时代——哥特式教堂建筑的艺术风格——动静结合、对比统一的美学原则——托卡塔题材的出现。发展突出的国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2、古钢琴音乐:16世纪古钢琴音乐发展最快的国家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经济发达、人文注意文化上升,出现莎士比亚大文豪,音乐上也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主要以声乐的世俗歌曲(牧歌)和键盘乐方面的维吉那琴乐派(长方形羽管键琴)为代表,后者的舞曲创作特别重要其中如德国的阿列曼德舞、法国的库朗特舞、西班牙的帕凡舞为下个世纪的舞曲组曲奠定了基础,标志着16世纪的舞蹈音乐从伴舞上升到古钢琴独奏乐曲的艺术高度,被称为钢琴艺术史上的“古钢琴第一盛期”。巴洛克前半期的键盘音乐(1600—1675)主要发展在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意大利主要发展管风琴音乐,体裁以托卡塔、变奏曲的主题模仿对位曲为主。法国路易十四执政期间,国力强盛、艺术繁荣,键盘音乐不以表现宗教情感的管风琴为主而是大力发展表现世俗情感的古钢琴音乐,其特点是装饰音的大量运用(颤音、回音、倚音等),为键盘乐汇的宝库又增添了心的内容,表现出法国人所特别追求的典雅趣味,形成钢琴艺术史上的“古钢琴第二盛期”。德国形成巴洛克古钢琴组曲(帕蒂塔)的标准形态:阿勒曼德(德)——库朗特(法)——萨拉班德(西)——吉格(英),日后的发展又在此标准格式上添加序曲或几个任选舞曲,这一时期的音乐与巴赫的键盘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巴洛克后半期的键盘音乐(1675——1750)巴洛克后半期的键盘音乐,基本上以德国的管风琴音乐为主线。南德乐派——受意大利影响较深,注重严格的对位形式,同时兼有轻松、典雅的特点。北德乐派——汲取英国键盘音乐的变奏手法,对巴赫有重要影响。中德乐派——风格质朴、单纯、内向、严谨,最突出的是对舞曲组曲体裁的丰富和扩展,另外还确立了古钢琴奏鸣曲这一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