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调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在数量、构成及回收处理方面存在新的特点。本文依托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情况的调查报告,结合现实情况,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成因、处理对策及经济效益分析四大方面阐述了当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其潜在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经济效益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由于生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的城市化脚步越来越快,农村生活水平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在数量、种类以及处理难度上都有了较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笔者查阅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报道及文献资料,结合南京、徐州等地的调查报告,总结出当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存在以下特点:1.1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回收处理工作量巨大据卫生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平均每天每人产生生活垃圾量为0.86千克,该数字随着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最高可达每天1.07千克每人。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产生多达3亿t的生活垃圾,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甚至堆积成山。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5576.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1.7%,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已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结合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两个区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村民普遍反映自家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呈现迅速递增趋势,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也由最初村民自己处理到后期村中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可见迅速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为回收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1.2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变化,垃圾分类难度加大由于农村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导致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种类不断增加,这一改变投射到生活垃圾的产生问题上就演变成为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变得复杂,许多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物品的垃圾混为一体。通常,生活垃圾可分为四类:一是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二是无机垃圾(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碎瓷器);三是可回收利用垃圾(塑料、玻璃、纸张、金属);四是有害垃圾(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灯泡、废弃农药瓶)。[1]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剩余物,该类垃圾可以转化成为农村饲养牲畜的饲料,降解难度较低然而近年来各种降解难度大且对生态环境破坏力较强的垃圾在整个农村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包括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建材、废电器、玻璃碎片、碎陶瓷、废纤维、有毒废旧金属等生活用品废弃物以及炉灰、草木灰食品袋、废纸、水果腐烂品、废电池及妇幼等一次性用品等。[3]尤其是废旧电器电池、光盘、磁带、玩具及自行车废件比例逐年递增,另外,由于多种清洁便利的能源进入农村百姓家中,许多原本可以转化成燃料能源的有机垃圾如秸秆、果藤等也被随意丢弃,跟加剧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难度。1.3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设备匮乏,资金技术缺口明显农村居民较为分散,生产生活活动随意性大,有人就有产生垃圾的可能,于是田间村头、道路两旁、门前屋后池塘河边等地都是农村生活垃圾的“绝好”的去处,一些低洼地形在村民眼里甚至变成了天然垃圾场。再生资源(塑料、金属等)的回收地更为严重,现在大都是以农村居户为单位进行收集的,其治理难度大。从《关于徐州市睢宁县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2]中可以看到,当地的村中无垃圾回收处理设备,没有垃圾中转站,就连路边应该密集存在的垃圾箱、垃圾桶都没有,当地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还停留在将垃圾集中后进行填埋或露天焚烧,地方政府部门对于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未能拨付有关款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严重的资金技术缺位。1.4村名环保意识落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