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三心”拂“心霾”自古以来,心理问题可以算的上哲学上的一个大命题,记得高中政治课堂上,老师曾告诉我们:健康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包括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完善的人格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或许我们都亲身经历过,好心情让我们觉得喜悦,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阳光灿烂,而坏心情就像阴霾一样,让我们颓废,让我们悲观和失望。同样看到美丽的花儿,或许有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许有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不顺心的事儿,如何驱散我们的心理雾霾?我个人觉得需要有感恩的心、牵挂的心和永不言败的心三剂良药。第一剂良药,感恩的心我们穿上了青春的衣裳,踏上了大学的征途,在傍晚时分,漫步在环境优美的校园小路上,可曾带着一份感恩的心?遥记上高中的时候,课程量大,作业繁多,每天晚自习后,走过楼梯长廊,我总能透着灯光看见班主任老师在伏案批改作业,那个时候,他兼任两个班级的数学课程,每当看见他的身影,我心里总会油然升起一份尊重。除了专业课程,老师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在课堂上,他枯瘦的双手,用一支支粉笔,为我们指引着人生未来的方向,在三尺讲台上,粉笔把青丝染成了白发,而他们,却始终无怨无悔!再想想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便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来驱散心理雾霾。第二剂良药,牵挂的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在外求学,家里的父母始终在关怀着我们,牵挂着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爱,如泰山般厚重而深沉,如春水般细长而深远。父母的年纪大了,父亲宽厚而温暖的手掌上,留下了饱经岁月风霜的痕迹,母亲那逐渐变白的鬓角,总是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想到。我们在外求学,要有牵挂的心,才会不忘孝道,为母亲削一个苹果,为父亲添一件棉衣,这些牵挂,随着岁月的积淀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不需言语,便已经懂了,而我们也明白了幸福的深层含义-温暖,有了温暖,也就驱散了我们的心理雾霾。第三剂良药,永不言败的心或许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努力了你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你就一定不会成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应该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在学习古代史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文中曾有这样几句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句话司马迁看似在劝朋友,而他又何尝不是在劝自己?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我们就应该这样,不颓废,不后退,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去拼搏,去战胜它,同时,也就驱散了我们心底的雾霾。相信我们每个人有了感恩的心、牵挂的心和永不言败的心三剂良药,将会彻底驱散我们的心理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