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互联网法院存在的问题与完善——以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为例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无论宪政结构如何,司法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架构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到国家机构的领域,相关研究也逐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法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我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对我国司法机关及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侯猛在其2007年出版的《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一书中,从制度变迁、最高人民法院与其他法院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中的人等方面对我国最法司法机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让人们在感叹之余,也对最高人民法院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互联网法院是近年来司法机关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解决纠纷的新模式,也是司法机关为适应“互联网+”而作出的努力与尝试。对互联网法院制度及其运行规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在中国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乂法治体系。三、国内外研究概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加智能的科技革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互联网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当今社会人们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着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但是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各种涉网纠纷也纷至沓来。与传统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不同,解决因网络空间引起的争议,对现有的司法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司法服务的便捷性、司法服务的数据化程度上、还是网络互联互通的标准上,司法服务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同于传统的民商事纠纷,网络空间的争议对司法服务的便捷性、数据化、互联互通的需求更为迫切,由此催生了包括起诉、调解、立案(管辖异议)、举证、质证、开庭、判决等各个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的一站式司法服务平台。!一直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将互联网技术与司法手段解决解纷相结合的有效机制,2005年,我国贵州榕江县人民法院在一起QQ视频审理离婚案件中开始了互联网与司法手段解决纠纷相结合的模式探索。2017年8月18日,全国首家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在探索设立互联网法院制度上取得初步成果。互联网法院的发展,是司法服务系统主动接受大数据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司法机关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法院审理案件模式的新探索。同时,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也是“互联网+政务”的时代下,司法机关推出智能司法服务平台,有效解决纠纷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完善,无论对探索寻求多元化方式解决涉网纠纷,还是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有序发展来讲都意义深远,因此有必要对其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四、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互联网法院的法律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和个人看法。五、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一、互联网法院概述(一)互联网法院的概念及特征(二)互联网法院的设立背景及现状二、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现状(一)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的实践(二)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的诉讼流程三、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面临的问题及成因(一)广州互联网法院庭审面临的问题1.互联网法院庭审对最佳证据规则的冲击2.互联网法院庭审对直接言词原则的削弱3.互联网法院庭审对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忽视4.万联网法院电子证据平台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二)广州互联网庭审面临问题的成因1.相关配套机制规则缺失2.在线庭审数字技术不够成熟3.部分当事人存在诉讼能力障碍4.其他成因四、广州互联网法院面临问题的对策(一)对电子化证据实行二次转化审查(二)依托成熟5G技术克服在线庭审延时性弊端(三)加大审查监管可信证据平台力度(四)提升司法服务质量保障诉讼权利10结论六、论文工作进度安排第1周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和提纲,提交指导老师审阅;第2~4周根据写作提纲收集论文的素材和资料,撰写论文初稿;第5周完成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第6周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第7周完成初稿的修改,根据指导老师修改意见修改二稿;第8周完成二稿的修改,交指导教师审阅;第9~10周根据指导教师反馈的意见,进行三、四稿的修改;直至导师认可,最后定稿打印、提交论文。七、参考文献[1]郭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