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可以的在美术活动时,我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实在忍不住就拿过画笔帮他们修改。“这里应该这样!”“颜色要均匀,不能留空白的地方!”一天,当我要帮安安修改作品时,安安很快抢过我手中的画笔,急切地说:“我自己可以的!”当时我愣住了。安安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这是我的作品,也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是的,当我们自以为是为孩子们的作品添上精彩的一笔时,但孩子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那已经不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了。在美术活动时,为了让孩子们的作品更加的美观,教师总会从自己的审美标准出发,好心的为孩子们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但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做适得其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要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该幼儿。”所以,在艺术活动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作,同时也是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或者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进行过多的干预,那么不仅会影响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而且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