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东安中学集体备课专用纸主备教师陈琴授课教师总课时数备课时间5月23日授课时间本课时数1课题《诗经》二首年级九班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常识及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唱体会诗歌所表现出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预习作业一、生字词的音形二、读课文,思考1、积累诗经的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2、用通俗的话解释两首诗歌,分析分别表现了什么主题?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一提诗我们马上会想到唐诗。是啊,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会背几首唐诗呢!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数以千计,诗歌浩如烟海,汇成了诗的洪流。同学们想过没有,形成唐诗这巨大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唐代距离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唐诗的源头也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距离现在又有多远呢?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要解开这些谜,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古代诗歌源头的旅行吧。自学群学1.注音: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伊人)溯洄()湄()跻()坻()涘()参差()琴瑟()芼()2.解释词语窈窕左右流之寤寐蒹葭参差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琴瑟采采未已苍苍思服3(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篇。)(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5).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为什么?(没有明确的作者,当时并没有专业作家或诗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一、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注释,发挥想象,描述内容。(想)《关雎》(1)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2)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3)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4)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5)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蒹葭》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