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选择题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答案D读右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2~4题。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答案B3.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答案B4.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答案B5.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答案D下图表示某地高空等压面图,图中a、b、c线为等高线且数值a>b>c。读图回答6~7题。6.与乙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甲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A.气温高B.气压高C.降水多D.气压低7.下列对图示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盛行上升气流B.乙地近地面为晴朗天气C.近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D.近地面气温甲地高于乙地解析第6题,根据等高线a>b>c可知,在高空等压面在甲处是向低处弯曲,在乙处是向高处弯曲;由于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即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盛行下沉气流,乙处等压面向低处弯曲,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空气由甲向乙运动,即甲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比乙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气压高,故B项正确。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乙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故C项正确。答案6.B7.C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B.乙C.丙D.丁9.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甲处附近的等压线最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而风速最大。第9题,分别过甲、乙、丙、丁四点作垂直于四点切线的垂线,以垂线为基准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0°~45°,即为风向。答案8.A9.A新华网年6月26日电25日,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6.1℃,创下了今年的最高气温,市区有的观测站气温达到了38℃。不过这样的高温很快就要到头了。明天开始梅雨登场,高温暂退。结合右图回答10~12题。10“”.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B.人口过多C.纬度低,太阳辐射强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11“”.下列作用与明天开始高温暂退有关的是()。①梅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②冷空气到达③海洋气流带来冷空气④城市对流增强降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图中四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MB.NC.OD.P答案10.C11.A12.A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3~14题。13.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4.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解析第13题,在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图示时刻,甲地近地面与2500米上空气温相差最大,大气垂直状况最不稳定;丙地与2500米上空气温相差最小,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第14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强烈对流上升,产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