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宜春市袁州区新田镇防洪工程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新田镇境内袁河支流金瑞河中下游两岸,距宜春城区约13km,起于新田镇上游0.3km,止于入河口(金瑞河汇入袁河),全长6.70km。保护区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旱地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区域内还有鱼塘等。区域内工业生产企业主要为乡镇及村办企业,以粮食加工、建材、供电等企业主。圩堤保护面积5km2,保护耕地0.5万亩,保护新田集镇,脚寮等村庄人口0.3万余人,保护区内近年年均国民生产总值0.2亿元,农业总产值0.16亿元,财政总收入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30元。保护区现无防洪排涝设施,迎流顶冲,河岸、堤脚淘刷,河道局部淤堵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工程汛期险情不断,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给圩区内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水文气象条件根据宜春市气象站统计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17.2℃,实测最高气温41.6℃(1953年8月16日),实测最低气温-9.2℃(1955年1月11日),最大风速15m/s,流域年平均降雨量1578.1mm,最大年降雨量2030.8mm(1970年),最小年降雨量1091.2mm(19631年),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其中4、5、6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3.6%,流域内多年平均蒸发量E601=955.2mm,7、8两个月最大,占全年的31.7%。三、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宜春市西部,区内主要地貌类型为河流冲积阶地及构造剥蚀丘陵地形。其中冲积阶地主要分布于河道两岸,地面标高大多为93~97m,地势较平坦,地形较为开阔;构造剥蚀丘陵山顶标高大多为100~110m。丘顶低矮平缓浑圆,多呈馒头状。河道总体走向为北~南,山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区内河流蜿蜒曲折,河宽多为30~50m,河底高程为87~91m。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层、白垩系上统南雄组砂砾岩、二叠系乐平组砂岩、粉砂岩、二叠系小江边组炭质页岩夹灰岩及二叠系茅口组灰岩。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萍乡~乐平台陷、萍乡~高安凹褶断束。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界定,区内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区域稳定性较好。防洪工程在河道左岸1+122.480~1+282.040拟建防洪墙基础持力层可选用砂砾石层、河道右岸0+908.250~1+293.600拟建防洪墙基础持力层可选用砂砾石及强风化炭质页岩夹灰岩。河道右岸2+390.310~2+649.000拟建防洪墙基础持力层可选用弱风化灰岩。防洪工程沿线左岸1+832.250~2+127.880、右岸2+390.310~22+649.000堤岸表层基本为轻粉质壤土(局部表层为重壤土),中部为砂壤土及中细砂,下为砂砾石,河岸临河陡岸、迎流顶冲,且各土层抗冲刷能力较差,河岸稳定性差,存在崩岸、塌岸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建议对其进行护岸或固脚处理。防洪沿线两岸土料较丰富。工程所需土料可到汉塘里及都溪下附近山包开采。各料场土质均为残坡积重粉质壤土,土料丰富,平均运距5km左右。汉唐里料场现为砖厂,交通条件较好,都溪下需修建临时公路。所需砂料需到西村附近砂料场购买,砂料储量丰富,质量较好,交通较方便,料场至防洪工程沿线平均运距15km左右。所需块石、碎石需到下浦附近石料场购买,岩性为灰岩,岩质较好,储量较丰富,交通较方便,至防洪工程沿线平均运距35km左右。四、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1)、本合同承包人承担的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为:左右岸新建堤防工程(含挡墙固脚)、左右岸防洪墙工程、废弃的老石拱桥拆除工程、河道疏浚、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临时工程等。(2)、承包人应完成的施工临时设施项目(下列项目中在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单列除外)包括:(1)施工围堰工程:围堰填筑(2)施工道路:修建施工临时道路;3(3)现场施工临时设施:施工作业及仓库临时用房、场地供水、供电(含自配电源等)、通讯系统、场地平整、施工机械和汽车停放场等。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图纸、技术文件及现场踏勘资料;与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工程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公司长期积累的丰富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