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含义。2.学会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之间的情感。4.理解庄子运用寓言进行比喻的手法。5.体悟古人重情重义的纯朴情操。重点:1.学会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之间的情感。难点:理解庄子运用寓言进行比喻的手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由问题导入:你觉得怎样的人你才会把他当做好友?(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学习内容:1、作者作品简介2、看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3、学生自由的读课文(三)、合作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四)、探究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探究的内容(1)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庄子流露出怎样的感情?讨论并归纳:表明二人感情真挚深厚,亲如手足。(2)庄子简述寓言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子的真挚的怀念。(3)“郢人立不失容”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郢人信赖石,才能让石削去自己鼻尖上的白点,并且在石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信赖,能够产生力量;信赖,能够创造奇迹。(五)课堂小结1、学生小结:从内容说:这篇课文简讲述了——————的故事。从文中抒发的情感说:这篇故事抒发了———————的感情。从寓意说: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从写作方面说:这则短文值得我们借鉴的写作方法有:2、老师小结:本文故事简短。富有感染力。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篇简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的怀念之情。(六)、巩固练习1、从这则故事中后来引申出一个成语是(运斤成风),它的意思是()2.翻译句子。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3.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之间的深厚情谊?4、学习了这则短文,你有哪些感想?5、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