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2012届九年级化学二模试题(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本试题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Cl-35.5Zn-65Cu-64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C.冰受热熔化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B.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C.含有氢氧根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过滤B.蒸发C.蒸馏D.结晶4.下图是形成“合成气”的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D.仅用合成气为原料可合成草酸(H2C2O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稀盐酸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与软水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铁粉与碳粉6.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一一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据悉:“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一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从而为舱段减重10%。铝一锂合金属于A.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7.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B.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C.pH<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D.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8.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人体无害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9.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将饱和硫酸铵溶液加入鸡蛋清中,析出白色固体,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C.向稀硫酸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再滴加CuSO4溶液,不一定有蓝色沉淀生成D.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一定能闻到刺激性气味10.如下图所示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甲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乙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则甲乙两种物质可能是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B.CuO→CuCl2C.CaCO3→COD.BaCl2→BaSO412.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X一定是BaCl2B.X一定是Ba(NO3)2C.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13.物质能与水反应,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4.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①②③④A.图①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B.图②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C.图③是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图④是向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1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一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实验过程组别实验目的所加试剂(或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该气体中不含CO2甲乙A稀硫酸铜片B双氧水MnO2C稀盐酸锌粉DNaOH溶液CO20反应时间/s剩余固体质量/g硝酸铜质量分数0m1m2Fe的质量/g0硝酸钠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沉淀的质量/g0氢氧化钡溶液/gB除去KCl中的少量K2CO3稀盐酸有气泡产生K2CO3已被除完C区分硬水和蒸馏水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该液体为蒸馏水D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检验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