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7月)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2分)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2.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史实是()A.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3.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Marco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B.确立君主立宪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迫使清帝退位5.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华民国成立B.中共“一大”召开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D.蒋家王朝的灭亡6.“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A、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C、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7.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B、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8.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南京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9.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10.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它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著作是()A.《四洲志》B.《敬告青年》C.《天演论》D.《海国图志》11.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道:“战役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多半是老百姓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陈毅所指的是哪次战役()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二、简答分析题(37分)12.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香港特别行政区岁已弱冠、长至成年,沧桑巨变令人感慨,更催人奋进(15分)材料紫荆花开正烂漫,香江潮涌起新航。“‘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一定能够再谱新篇章,香港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香港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总结“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和深刻启示,就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提出四点意见。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把握大势、满怀信心,为香港发展和“一国两制”事业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在海内外中华儿女心中引起广泛共鸣,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节选自新华社报2017年7月3日)(1)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内涵。(2分)(2)试分析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8分)(3)习近平前往香港共庆回归20周年的讲话对于当今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13.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842年,它见证了英国侵略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后,在南京又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请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