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13年中考试卷历史(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1.《唐语林》记载:“……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景象。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A.江南地区农民赋税负担沉重B.南方地区是国家的政治中心C.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D.江南地区文化繁荣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5.历史上曾经占领过台湾的资本主义列强是A.英国美国B.法国俄国C.荷兰葡萄牙D.荷兰日本6.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B.淮海战役结束C.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进攻D.渡江作战占领南京7.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中国人迈出摇篮的第一步是A.成功朝廷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神五”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8.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祖国统一,众望所归9.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①维护了专制统治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消灭了各族歧视④推动了文明进程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0.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A.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B.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C.兴修水利以防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11.“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A.英法德意策划慕尼黑阴谋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12.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朝鲜战争的爆发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D.形成经济共同体13.“和而不同”是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①万隆会议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我国重返联合国④巴以冲突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苏东剧变、欧盟成立、“东方巨龙”腾飞等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B.“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15.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B.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C.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D.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共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去往国家人物内容结果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①唐→日本②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材料三:《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补充完整;说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3分)(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古代从隋唐到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危害?(2分)(3)材料三中“五口通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