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13届九年级化学12月份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红磷燃烧C.酒精挥发D.水结成冰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的质量大,而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4.元素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MgOC.H2SO4D.KClO3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碳C.铝D.铁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液态氧气C.汽水D.水泥砂浆8.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9.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A.分子种类B.原子的相对质C.原子个数D.原子种类10.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CuClB、HO2C、He2D、KClO311.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12化学方程式:2CO+O2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3.宇宙飞船内宇航员呼出的气体要通过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此化合物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是()A.-lB.+1C.+2D.+3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液态氧气石灰水B、空气,牛奶C、氮气,氯化钠D、水,啤酒15.下列事实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这一观点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红墨水扩散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D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6.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变大了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C.水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数目增多17.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取用大块固体药品——药匙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将少量试剂混合进行反应——试管D.称量固体药品——天平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19.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ZnC.N2D.CO20.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B.COC.CO2D.H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21.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用语,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⑴硫元素____________;⑵2个镁原子____________;⑶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⑷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⑸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____________。⑹铝离子___________⑺_氯化钠_________;⑻碳酸钠____________22.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化学式写在题后空格内。(1)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4)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23.(1)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右所示,则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水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