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3.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图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②该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③该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该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A.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B.汉朝的察举制C.隋唐时的科举制D.魏晋的九品中正制5.“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6.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南海郡,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是通过科举选拨出来的人才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8.下图反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A.藩镇割据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C.皇权与相权的斗争D.黄河流域政权的更替9.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10.《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坐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1.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御史台②都察院③刺史④三省六部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12.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13.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A.《汉书》B.《旧唐书》C.《宋史》D.《元史》14.“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1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6.清代宫廷戏《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B.刘罗锅不是清朝的人物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史实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17.下列措施包含了官署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内容的是①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贵族无功不授爵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宋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④元在中央设中书省⑤清设内阁后又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③18.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1票B.2票C.3票D.4票19.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饮水思源,民主发源于A.斯巴达城邦B.雅典城邦C.罗...